口袋知识库
浏览器渲染机制、重绘、重排
渲染机制是指浏览器如何根据网页代码来呈现网页内容的过程。重绘和重排都是指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特定步骤。
重绘指的是浏览器根据网页代码来更新网页的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包括元素的颜色、大小、字体等。重绘的目的是让网页看起来更美观。
重排指的是浏览器对网页布局进行更新,这包括元素的位置、大小等。重排的目的是确保网页布局合理,能够让用户很好地浏览网页。
在渲染网页时,浏览器会先进行重排,然后再进行重绘。重排的代价比较大,因此网页开发人员应该尽量避免频繁的重排操作。
输入一个URL到页面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当输入一个URL到页面时,发生了很多事情。首先,您的浏览器会将URL发送给网络,以获取页面的内容。为了这样做,浏览器首先会将URL解析为一个特定的服务器的IP地址。然后,它会向该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询问它是否能提供指定的页面。
如果服务器可以提供该页面,它会将页面的内容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收到内容后,会将其呈现在您的屏幕上,使您能够看到页面的内容。
这只是大致的过程,实际上还有很多细节和复杂的步骤。不过,这些步骤概括地表示了输入URL到页面的整个过程。
行内元素有哪些?块级元素有哪些? 空(void)元素有哪些?
HTML 中的元素可以分为行内元素和块级元素。行内元素会在段落中按照文本的顺序显示,并且不会独占一行。常见的行内元素有:<span>
、<a>
、<img>
等。
块级元素会独占一行,并且可以设置宽度和高度。常见的块级元素有:<div>
、<p>
、<h1>
、<form>
等。
空元素又称为 void elements 或 self-closing elements,它没有内容,并且在 HTML 中必须以独立的标签形式出现。常见的空元素有:<br>
、<hr>
、<img>
等。
详细描述访问网页时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流程
当你访问一个网页时,你的计算机会执行一些操作来访问该网页。这个过程中包括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协作。
客户端,通常指的是你的计算机或者浏览器。它负责向服务端发出请求,并解析服务端返回的数据来显示网页内容。
服务端,通常指的是提供网页内容的计算机。它负责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并返回网页内容给客户端。
当你访问一个网页时,客户端会向服务端发出一个请求,请求包含了你想要访问的网页的地址。服务端接收到请求后,会去查找该地址对应的网页内容,并将内容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接收到数据后,会解析数据并将网页显示出来。
这个流程中,客户端和服务端各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协作完成了访问网页的任务。
Go内存对齐机制
Go语言使用内存对齐来提高内存访问效率。内存对齐就是将内存地址对齐到硬件能够最有效访问的边界。这样,当程序访问内存时,处理器就能够一次性从内存中读取或写入足够多的数据,从而提高内存访问效率。
goroutine和线程的区别
goroutine是Go语言中的一个轻量级线程。它们与操作系统线程不同,是Go语言运行时环境管理的轻量级协程。与线程相比,goroutine更加轻量级,创建和切换的开销更小,因此可以同时运行更多的goroutine。但是由于它们轻量级,没有自己的独立栈和寄存器,因此它们不能独立运行和独立调度。
Go 互斥锁的实现原理
Go 语言中的互斥锁(mutex)是用来保护临界区的代码,以确保一段时间内只有一个 goroutine 在执行临界区的代码。互斥锁通常用于多线程编程中,以防止两个或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的资源,从而导致数据的混乱。
Go 语言中的互斥锁是通过 sync.Mutex 类型来实现的。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import "sync"
var mu sync.Mutex
func main() {
// 加锁
mu.Lock()
// 临界区代码
// ...
// 解锁
mu.Unlock()
}
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在临界区代码前调用 mu.Lock() 方法来加锁,在临界区代码后调用 mu.Unlock() 方法来解锁。这样,只有在获取到锁之后才能执行临界区代码,从而保证了临界区代码的完整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 Go 语言中,互斥锁是有排它性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 goroutine 获取了锁,那么其他的 goroutine 就必须等待,直到锁被释放。因此,在使用互斥锁时需要注意避免死锁的发生。
总之,Go 语言中的互斥锁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在多线程环境下保护临界区代码
go互斥锁正常模式和饥饿模式的区别
在 Go 语言中,互斥锁(也称为 mutex)用于在多个 goroutine 之间同步访问共享资源。互斥锁有两种模式:正常模式和饥饿模式。
正常模式下,当一个 goroutine 获取了互斥锁时,其他 goroutine 会被阻塞,直到互斥锁被释放。
饥饿模式下,当一个 goroutine 获取了互斥锁时,其他 goroutine 仍然可以尝试获取该互斥锁,但是如果它们在获取互斥锁时碰到其他 goroutine 已经占用了该互斥锁,它们会被阻塞。这意味着,如果一个 goroutine 已经占用了互斥锁,那么它将会一直保持对该互斥锁的控制,直到它自己释放该互斥锁为止。
因此,正常模式下,一个 goroutine 只会在它释放了互斥锁后,其他 goroutine 才能获取该互斥锁。而饥饿模式下,一个 goroutine 可能会一直保持对互斥锁的控制,不给其他 goroutine 机会获取该互斥锁。
一般来说,建议使用正常模式,因为它更加公平,可以避免一个 goroutine 因为占用了互斥锁而导致其他 goroutine 无法继续执行。但是,在某些情况
go slice是线程安全的吗?为什么?
在 Go 语言中,slice
并不是线程安全的。这是因为 slice
的内部实现依赖于一个可变的底层数组,在多个线程同时对 slice
进行操作时会导致竞态条件,从而导致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如果你需要在多个线程中安全地使用 slice
,你需要使用一个互斥锁或读写锁来保证同时只有一个线程对 slice
进行操作。
go slice深拷贝和浅拷贝
Go 语言中的 slice(切片)是一种高级数据类型,它允许你将一个数组分成多个不同的部分。当你对一个 slice 进行拷贝时,会发生浅拷贝或者深拷贝。
在 Go 语言中,浅拷贝指的是拷贝 slice 的结构,但不拷贝底层数组中的元素。也就是说,浅拷贝会创建一个新的 slice,它指向原来 slice 所指向的相同的底层数组。如果你对新创建的 slice 中的元素进行修改,那么原来的 slice 中的元素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深拷贝指的是拷贝整个 slice,包括底层数组中的所有元素。深拷贝会创建一个新的 slice,并且将原来 slice 中的所有元素都拷贝一遍到新创建的 slice 中。如果你对新创建的 slice 中的元素进行修改,那么原来的 slice 中的元素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要执行深拷贝,你可以使用 Go 语言中内置的 copy
函数。例如,如果你想深拷贝一个 slice s1
,并将拷贝结果存储在另一个 slice s2
中,你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s2 := make([]int, len(s1))
copy(s2, s1)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首先使用 make
函数创
go array和slice的区别
Array和slice都是用于在Go语言中存储一组值的数据结构。但是,它们之间有一些重要的区别:
Array是一种固定长度的数据结构,在定义时就已经确定了它的长度。而slice是一种动态长度的数据结构,可以在运行时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它的长度。
Array的长度是类型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如果你定义了一个长度为5的整型数组,那么它的类型就是[5]int,不能再用来存储其他长度的数组。而slice的长度与类型无关,可以定义一个int类型的slice来存储任意长度的整型数组。
Array是值类型,因此在将一个数组赋值给另一个数组时,会复制整个数组,即使两个数组的类型相同。而slice是引用类型,赋值操作不会复制整个slice,而是复制它的引用,因此两个slice变量实际上指向同一个底层数组。
总的来说,array适用于存储固定长度的值,而slice则更适用于存储可能会变化的值。
go slice底层实现原理
Go 的 slice 类型是对数组的一个抽象。在底层,它实际上是一个结构体,定义如下:
type slice struct {
array unsafe.Pointer
len int
cap int
}
slice 包含了三个字段:一个指针指向底层数组的第一个元素,一个长度 len 表示 slice 包含的元素个数,以及一个容量 cap 表示 slice 指向的底层数组的总容量。
slice 与数组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slice 可以动态地增长和缩小,而数组的长度在声明时就确定了。
例如,下面的代码创建了一个含有 10 个元素的数组,并使用 make
函数创建了一个指向该数组的 slice:
arr := [10]int{1, 2, 3, 4, 5, 6, 7, 8, 9, 10}
s := make([]int, 3, 10)
这段代码中,s
是一个长度为 3,容量为 10 的 slice,指向了底层数组 arr
。
slice 的动态增长和缩小是通过内置函数 append
实现的。当 slice 的容量不足以容纳需要添加的元素时,append
会创建一个新的底层数组,并将旧数组中的元素复制到新数组中。例如:
s = append(s, 11)
这段代码会将 11
添加到 slice s
的末尾,并返回一个新
go内置函数make和new的区别
Go语言中的make
和new
都是用于创建内存对象的内置函数。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make
函数用于创建并初始化一个slice、map或channel类型的对象,而new
函数用于创建一个指向给定类型的指针。例如:
// 使用make函数创建一个初始长度为0,容量为10的slice:
s := make([]int, 0, 10)
// 使用new函数创建一个指向int类型的指针:
p := new(int)
make
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必须是slice、map或channel类型,并且返回的是一个类型的实例,而new
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必须是一个类型,并返回一个指向该类型实例的指针。例如:
// 使用make函数创建一个初始长度为0,容量为10的slice:
s := make([]int, 0, 10)
// 使用new函数创建一个指向int类型的指针:
p := new(int)
// 因为make函数返回一个实例,所以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实例来调用它的方法:
s.append(1)
// 因为new函数返回一个指针,所以我们必须使用间接调用来调用实例的方法:
(*p).Set(10)
总的来说,make
函数用于创建和初始化一个slice、map或channel类型的对象
go defer关键字的实现原理
defer
关键字是 Go 语言中用来延迟执行函数或语句的一个特殊语法。它的作用是在当前函数执行完毕后再执行指定的函数或语句。通常用来释放资源、打印调试信息或者进行错误处理等。
例如,当你打开一个文件,但是并不知道何时需要关闭它,你可以使用 defer
关键字来延迟关闭文件的操作,以确保在函数执行完毕后再执行文件关闭操作。这样可以确保在不同的执行路径中都能够正确地关闭文件,而不需要在多个地方重复编写关闭文件的代码。
下面是一个使用 defer
关键字的简单示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 延迟执行的函数
defer fmt.Println("world")
fmt.Println("hello")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了 defer
关键字来延迟执行了一个函数。因此,当程序执行到 defer
语句时,它并不会立即执行延迟函数,而是继续执行下面的语句,直到函数执行完毕后再执行延迟函数。因此,输出顺序应该是:
hello
world
在 Go 语言中,defer
关键字是通过栈(stack)来实